找到相关内容529篇,用时9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由三种中道略释八不中道

    从自在天来,去是说诸法还归本处。此实相既然是,就不应当说诸法因缘和合而生。如果说因缘和合而生诸法,既然是因缘生,则,所以说“不生”。因缘离散而诸法灭叫做灭,既然先已无生,今何得言灭,所以说“...者,即是不实去。今明诸法因缘而生,其自性毕竟空。以空而不去,故不名来去。以世谛故假说来去,虽来不可言来,虽去不可言去。故来无所从,去无所至。去,亦不来不去,名为中道。 ...

    理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5467060.html
  • 什么是唯识无境?

    即指诸法随人之情识设置而,所缘之境,唯识所现,诸法皆不离心。  自唯识现观之次第而言,首于暖、顶之位了知唯有识而无外境;其次,于世第一法位亦了断识之判别作用,于见道通达无所判别会得之法界。又由摄...,故极微境。第二宗说诸极微之和合为境;对此,识上虽极微和合之形相,然和合者并无实体,不能成为识之生因,因此和合为境不成立。第三宗说诸极微之和集为实体且粗(粗)大相,可成为识之境;对此,若和集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3367797.html
  • 瑜伽法相辞典叙

    乃堪论辨,苟其人去  矣世亲。大道式微波旬盈衢。尚念之哉。吾因之有感矣。新  贵少年译弥勒辨法法性论,以无而现为虚妄,以无义惟计  为分别,此可谓弥勒学乎﹖弥勒辨中边论,明明说虚妄分别  ,明明说全无。其言无者,无二也,其言者,妄  中有空空中妄也。而彼但以二取名言之现实无惟计,以尽  概乎虚妄分别之义。两译并存,是为以一嗣尊二三其德。去  奘留今,则一切奘译俱不必存,而何瑜伽法相辞典...

    欧阳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074085.html
  • 《掌中论》续

    见故 至极同非有   但由惑乱心 智者不应执   论曰。若复执云,诸有假事,至极微位不可分析,复无方分是者,此即犹如空花,及兔角等,不可见故,无力能生缘彼识故,所执极微,定。所以须说不可见因,由彼不能安立极微,成实故。所以者何?由有方分事差别故。犹如现见瓶、衣等物,东、西、北等方分别故,斯皆现有支分可得。若言极微是现有者,必有方分,别异性故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2052838336.html
  • 二十唯识论述要

    ,一量云﹕  宗----汝梦于是处,见村等,应处定。  因----境无故。  喻----如余不见处。  二量,时如前。三量云﹕  宗----同于一时,同于此处,相续不定,其理得成。  因----许无实境故。  喻----如饿鬼所见脓河等。  四量云﹕  宗----眩翳眩翳等,所见发等,有用无用成。  因----许无实境故。  7页  喻----如梦失精等。  (二)总释﹕狱卒等,。同...

    雪松讲;陈健民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200670797.html
  • 长安佛教宗派义理研究——解析慈恩宗对外道的批破

      “诸心,心所,依他起故,亦如幻事,,为遗妄,执心,心所外实境故,说唯有识,若执唯识真实者,如执外境,亦是法执。”[10]   所以如果将识执为真实,那也是法执。这也是唯识宗与大乘...,因为大等各种基本事物,既然是由多种要素合成,就像军队树木等群体,应该是假像性存在而具有实体存在。故说不能用现量方式来认知。第二,数论认为三本事真实不变的主体。所以在三本事和合的过程中,主体...

    高扬扬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1/08323293385.html
  • 《起信论料简》驳议(二)

    耶?不但清辩菩萨如是,唯识之教何独不然?故成唯识云:遮拨为无,故说为,遮执为, 故说为空,勿谓虚妄,故说为,理妄倒,故名真如,不同余宗,离色心等,常法,名曰真如,故 诸无为,。...当头受棒矣!故真如物。楞伽经言:真如是五法中之一法,即如来所证之法身,成唯识论云:真如是遮法之词,经论岂但相差之远,简直类别不同,一是名词,一是述语故。经论之正邪,明如日星。汝不依佛经,舍邪而归...

    守培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65440545.html
  • 部譬喻师发展到经部譬喻师之思想流变(1)

    ,发现了譬喻师和论师最根本学说上的分歧,就在于安立有情业果相续处的不同。何以此歧异?往前探寻,发掘了部譬喻师从“世体是常”,“无成就、不成就性”,“心心所法前后起”,“三有为相一刹那”,“有缘...摄色”、“无表业”,以及部责难譬喻师“若无法处所摄色,无表戒等不应有故”(662中),即露出端倪了。  (五)有缘无智与境无实体  有缘境是否,是三世论者和二世体无论者学理上诤论的焦点之一...

    释悟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0145311.html
  • 部派时代的假实观

    部中的说假部,也认十二处为,至于五蕴是否假,在文献上,似还没有得到明显的文证,不过从异部宗轮论说他主张“谓苦蕴”的意义看,也可推知他是承认五蕴的;出入于部与经部...我们其中是无我的,常人以为它是我,不过是常人的妄想执著,实际我是了不可得的,设使勉强的说为我,那也不过是假名我。从内在的生命无我,推论出外在的军林等亦是假。和合是假,这是部派时代每个学派所共同...

    演培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60265946.html
  • 圆觉经管窥九~十

    ,故曰似。根,是识之所托;尘,为识之所缘;识,乃能缘。能缘虑分别也,本来心,假名为心而已。」  宗密大师《圆觉经略疏》:「由依四大六根和合成身,即六尘妄现;由此内外根尘,引起妄心,缘虑不绝,念念生灭,剎那不停,缘合即,缘散即无,推其自体,了不可得,故曰假名为心。此虚妄心,虽假缘生,不离真心气分,故曰缘气。言似者,明。缘相者,缘虑之相。」  2. 此心虚妄托尘……能缘妄心何能...

    何金洲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5374090.html